English

网上一小时 问题一大筐

1999-01-01 来源:光明日报 闫磊 我有话说

“网”实在让我激动。报纸上,整版整版的网站信息、网上文摘;电视里,越来越多的网站广告、网络新闻;而生活中,人们也都在说:“资料?上网查呀,那儿肯定有!”……网,确实变得越来越有名了。于是,这一天,我终于禁不住诱惑上了网,并打算好好享受一顿我们这个时代的信息大餐。

首先,我进了SOHOO搜索引擎。其后情形如下:先敲入字串“萨达姆”,等待后,屏幕上显示出SOHOO返回的信息“对不起,在本站点没有能提供您需要的信息”;接着键入“海湾危机”,又一次返回“对不起,在本站点没有能提供您需要的信息”;接着又试了“海湾战争”、“海湾局势”,返回的居然始终是“对不起,在本站点没有能提供您需要的信息”。

也许是查找的主题有问题?我想了想,敲入了字串“弹劾”。等待,这次总算返回了一条信息:“台电算中心主任遭弹劾”。唉,信息是有了,但我并不关心什么“台电算中心主任”。还是进YAHOO中文搜索引擎找找吧,怪了,仍旧是那么一条“台电算中心主任遭弹劾”,还变成了BIG5码,看不了。

难道问题出在搜索器上?换一个“爬虫”类搜索引擎试试吧,据说这种引擎能找到的信息更多。进入Altavista中文搜索引擎,仍然敲入“弹劾”,等待,这回果然没让我失望,返回了874条信息。不过,等我兴致勃勃地打算细细浏览时,才发现这800多条信息几乎全是BIG5码!

也不管能否看懂,我随便访问了其中几条。至此,上网已近一个钟头,掂量一下昂贵的上网费,只好作罢。

需要申明,我不是“网虫”,也不是网路漫游者。对网络来说,我只能算个“旁观者”。因此,在这近一个小时的经历中,和大多数网络用户一样,我无法运用什么高深的网络技巧脱离困境。然而,正所谓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”,也许恰恰是我这样的旁观者,才能真正体会并意识到那些在网络信息中确实存在的问题。

一、话不通。这还得从上面那句返回次数最多的话说起。“对不起,在本站点没有能提供您需要的信息。”我想,凡是学过语文的人都能看出来,这句话是不合语言习惯的。本来我没必要对此耿耿于怀,不就是一句病句吗,也许只是粗心呢?然而,问题在于,一个如此常用的句子,又是在如此著名的站点上,却用了如此不通的句法(一个介词“在”字,使句子成了没有主语了)。可见,这决非偶然现象,它在网上普遍存在着!

二、少而杂。一个小时,却颗粒无收。这就是我刚才上网经历的概括。是搜索引擎不好吗?不会,一个是国内最著名的,一个是国际最著名的,而另一个是“爬虫”类最著名的;是我要找的东西太冷僻吗?也不会,美国才轰炸完伊拉克,而克林顿也正为遭弹劾发愁呢。说到底,还是网上中文信息太少。想想刚才满眼的BIG5码,简体中文信息(GB码)又只占中文信息很小的部分,想得到有用的中文信息,真是望“网”兴叹!

此外,信息本身也让我颇为挠头。比如说在最后的874条信息中,不时有乱码出现在搜索出来的摘要文字中,我不知是不是本来就这样;再比如说,在我随便点的那几条信息中,有一条竟然把我带到了色情站点,真是莫名其妙……

三、一盘散沙。反过来看,网上是不是就真没有上述我想得到的信息呢?显然不是,大家都知道,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等著名新闻站点前几天都开辟了海湾专版。这又是怎么回事?一边是著名的搜索引擎,一边则是同样著名的新闻站点,看来他们之间缺乏沟通。打个比方,如果把一个站点比作一本书,网上信息比作一个藏书千万的大型的图书馆,那么在这个图书馆中,书的堆放是杂乱无章的,如同一盘散沙。

不可否认,我们的网络建设者们早已意识到网上信息的无序,并为此作着各种努力。然而,他们似乎太急功近利了。比如,当前大家正在爆炒的“门户站点”,就显然走入了一个误区。网之根本在于信息,而不是技术。然而,目前所谓“门户站点”基本是些网络技术公司,他们并不具备信息的生产、采集能力,即使有一些自己的信息,也缺乏可信度与权威性。另一方面,读者上网都有明确的目的,看新闻、阅读小说或了解服装走向,他们显然不希望进入一个站点后,扑面而来的是大量他根本不需要的信息,在大量无用信息的冲击下,读者很容易失去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。

当然,“门户站点”概念的提出是一个不错的理想。但理想终究是理想,如果有一天真有站点成为进入互联网的一个“必经之路”,那么我想我会因为一上网就迷路,而不得不研究一本有关此站点的厚厚的导航大书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